23岁被确诊乳腺癌,年轻女性早期筛查同样很重要!


“听医生说是癌症,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我才20出头啊,怎么就……”不久前,23岁的刘姑娘刚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仍心有余悸。
 
 
刘姑娘大学毕业后,在浙江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一年多前,她体检时发现右侧乳房有个一厘米大小的肿块,当时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让她定期复查。
 
“起初有些害怕,后来听说这种瘤一般是良性的,就不管它了。”不久前洗澡,自己感觉肿块摸着似乎大起来了,觉得还是到医院看一看放心点。经同事引荐,她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这一检查,竟然是乳腺癌!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刘姑娘反复跟医生确认:“我家里人都没有得乳腺癌的,我年纪还这么轻,都没恋爱结婚呢,怎么就得癌症了?”
 
排除了遗传等因素,医生考虑刘姑娘的乳腺癌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据刘姑娘自述,单位虽然有食堂,但时间久了也有些腻,为了“改善伙食”,她经常叫外卖,几乎每天都会点奶茶、咖啡等甜饮。此外,她还有熬夜的习惯,哪怕休息在家,也经常追剧到深夜。
 
 
乳腺外科李永峰副主任医师告诉她,尽管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等与有多种因素有关系,但与生活习惯的关联性较大。相关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殖而发病,像碳酸饮料、脂肪、蛋白质摄取量过多,还有熬夜疲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乳腺癌的“刺激剂”。
 
现如今,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约为42万例。发病年龄早于西方国家,45~55岁女性是“主力军”。
 
虽然45岁~55岁是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高发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女孩就绝对安全。随着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现在20几岁患乳腺癌的也并不少见,许多年轻女性缺乏防范意识,没有定期体检,甚至有不少人在无意间摸到胸部有肿块后却不在意,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时机。
 
 

该如何进行自我检查?

 
 
未绝经女性应在月经干净后一周进行检查,已绝经女性可选固定日期进行检查并记录。
 
1.镜前检查:站在镜子前观察乳房外形是否正常,双侧乳房大小是否对称,乳房皮肤颜色是否正常、两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乳头是否内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或湿疹样变。
 
2.自我触摸:站立位或平卧位均可。右手检查左侧乳房时,左手放于头后,同理行右侧乳房检查。
 
 
图片
 
 
手法:三指并拢,从乳房上方开始顺时针以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循环按摩检查,检查完后回到乳房上方,下移2cm行下一圈检查,第三圈检查整个乳房及乳头(示指、中指、拇指轻提乳头并向下按压,观察有无液体溢出)。最后检查腋窝有无增大的结节。检查时手指不能脱离皮肤,用力均匀,以手指能触到肋骨为宜。
 
除生活规律和乳房自查外,定期筛查同样非常重要,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20~39岁),建议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彩超和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乳腺癌甲基化筛查等手段。
 
大量研究表明,DNA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癌变有着密切的联系。DNA甲基化会使抑癌基因表达沉寂,失去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和转移的功能。
 
在癌症发展的早期可发现异常甲基化模式,已有研究证实:异常甲基化模式在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甲基化程度来判断乳腺癌发展的状态。
 
 
早期的乳腺癌多是无症状的,出现各种乳腺癌临床症状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所以,我们呼吁增强乳腺癌早筛早治的意识,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规范、有效的乳腺癌早筛是预防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
 
 

 

【吉卡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就医。

 

【版权声明】吉卡生物所发布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行业专家或网络和国外知名杂志,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关键词:

乳腺癌,乳房,女性,甲基化,乳腺


友情链接:

Links